0707-0902 臺北市立美術館 - 非形之形→台灣抽象藝術

非形之形→台灣抽象藝術
Formless Form - Taiwanese Abstract Art

2012/0707-0902


臺北市立美術館1A.1B

視覺形象可分為自然形象與非自然形象,透過藝術家的技藝表現形式,使得造形世界愈來愈豐盛可觀。非形之形,意旨非自然形象的理念,強調造形在生命裡往往不安定游移,它處於不斷地流轉、變異,潛藏於試煉的迷宮中,尤其在藝術家的心智空間都有新詮釋的可能性,非形之形的誕生,不僅是生命理念的傳達意象,更是觸及直覺、想像、記憶、物質、時間、空間等多元課題。

整體而言,抽象藝術體系的發展背景,又可分為理性的抽象表現與感性抒情的表現,前者多半以嚴謹的幾何圖形與豐富的色彩變化,衍生出繪畫本身的訊息,假若從形式內容觀點而言,它比較傾向於思考與構成理念之探索;抒情抽象藝術,則以主觀豐沛的情感宣洩於畫面上,甚至於在潛意識裡挖掘藝術語言的可能性。自六○年代以來,台灣抽象藝術的發展,逐漸形成抽象體系,值得深入研究探索。本展由北美館策展,邀請台灣各個世代抽象藝術家的繪畫與雕塑,從李仲生到吳東龍,其中包括感性繪畫傾向:蕭勤、江賢二、楊識宏、陳正雄、黃銘哲、葉竹盛、賴純純、陳聖頌、薛保瑕、林兆藏、林鴻文、陶文岳、董心如。理性繪畫傾向:林壽宇、劉生容、朱為白、霍剛、廖修平、李錫奇、莊普、曲德義、胡坤榮、紀嘉華。抽象雕塑:李再鈐、李茂宗、高燦興、黎志文、楊柏林、姜憲明。本展邀請三十餘位台灣藝術家,計有近70件作品,具有心靈原鄉充滿張力的作品,展現自由豐盛的視覺隱喻以及非形之形的精神性。

0626-1125 學學文創志業(學學白色空間) - 阿爾瓦羅‧西薩:線條的美學


Alvaro Siza: From Line to Beauty
「阿爾瓦羅‧西薩:線條的美學」

2012/0626–1125 週一至周日10:00 – 20:00


學學白色空間 XUE XUE WHITE
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二段207號7樓


展覽介紹

旅行的線條
 一隻筆、一本素描簿,西薩四處旅行,留下無數旅行的線條。

西薩喜愛旅行,童年時期到巴塞隆納的家庭旅行,埋下了他後來投身建築的種子。接著是葡萄牙的城鎮,馬托西赫斯、波爾多、里斯本;1979年以後的柏林、海牙、薩爾斯堡、威尼斯、馬德里、聖地牙哥、波士頓、洛杉磯、倫敦;2005年以後的首爾、安養、濟州島、東京;2009年以後的台北、台中、彰化、南京、淮安。旅行的線條紀錄了西薩建築生涯的足跡。

旅行的線條同時紀錄了西薩眼睛所看到的世界。西薩的旅行有時是沒有目的性、沒有地圖導引的,任何吸引他目光的景物皆可成為觀賞、描繪的對象,不論是一個人、一隻動物、一棵樹、一道牆、一棟房子、或一片山坡。描繪的過程一開始是自在而不精準的,緊接著是專注的觀察,然後逐漸轉進到確實掌握的輪廓。西薩在描繪完成後,就不再碰觸、不再修改,旅行的線條即刻儲存成為記憶的痕跡。

對西薩而言,旅行是脫軌的行動,暫時離開日常生活的規律與安逸,重新體驗環境改變的差異。差異愈大,對創作的衝擊愈強。眼睛的觀看與心智的運作,在每一次旅行中,透過線條的描繪,不斷地磨練發展,奠定了西薩的觀察力與想像力的基礎。當線條在圖面流動的瞬間,西薩保存了他旅行中珍貴的美感經驗,也創造了他在當下與未來連結的機會。

旅行的線條是西薩呈現給我們的另一種空間與記憶的美學。

劉舜仁 教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