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11-0927 國立台灣美術館 - 藝術的軌跡:席德進的繪畫世界

藝術的軌跡:席德進的繪畫世界
國立台灣美術館 A1、B1展覽室
20090711-20090927

   席德進繪畫從不同的題材及媒材創造出完全不同的感動,油畫肖像作品中顯見他吸取西方藝術神髓,水彩山水畫就顯示他取法東方水墨傳統、結合鄉土民俗與文人的表現,這兩種藝術風格,西方美學和東方美學精神在席氏的繪畫世界中,透過他心領神會將其自然交融。其藝術表現成就在台灣60-80 年代可謂是藝壇奇葩。他超越東方與西方的跨距,直追歐美現代回探台灣傳統,以婉若神來之筆的藝術表現,融合會流東風、西潮,出落得自然不凡,更造就個人多樣貌的風格內涵,堪稱台灣當時的大師級人物,贏得「最像畫家的畫家」稱號,並於1966年即開始研究台灣民俗藝術,也是70年代台灣鄉土藝術風格先趨者,形塑戰後台灣藝術風格的特殊典範。
  本展乃透過本館席德進存留畢生作品1864件中,精選約170件佳作,分為肖像人物、抽象、民俗與建築、靜物、風景、花卉、人像素描的表現題材規劃展出,觀者可從其多變的題材中了解席德進一生豐富的創作能量,本展覽呈現席德進藝術發展的途徑,以及其藝術創作賦予台灣景緻深度的表現,所顯現出的特有風格。

0715-1011 國立中正紀念堂 - 飆未來:未來主義百年大展

飆未來:未來主義百年大展
國立中正紀念堂(中正藝廊)
20090715-20091011 (週一不休館)
09:00~18:00

  自1909 年法國「費加洛報」(Le Figaro)刊出首次未來主義宣言至今,2009 年正好是未來主義一百週年紀念。當時的宣言無異是藝術領域中的首創:未來派藝術家藉此宣告他們對於過往藝術毫無喜愛和尊敬之意,只想一心專注於任何當時剛問世的機械發明,並挖掘這些機械與現代生活所產生的聯結。換言之,這些詩人、畫家傾其心力於機械化的未來,「未來派藝術家」(Futurist)一詞也因應而生。他們熱愛危險、充滿精力、無所畏懼,帶著叛逆的批判眼光觀察周遭的事物;而這些特質也成為他們寫詩創作時的基本元素。這些藝術家相信「世界因『速度』而更加壯觀美麗」。未來派藝術家之首為詩人馬里內蒂(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),他的創作理念很快地便吸引一群亦有同感的畫家,如薄丘尼(Umberto Boccioni)、巴拉(Giacomo Balla)、卡拉(Carlo Carrà)、瑟維里尼(Gino Severini)以及盧索羅(Luigi Russolo)。這個小圈子逐漸擴大範圍,多位畫家也隨後加入,像是德裴洛(Fortunato Depero)、西隆尼(Mario Sironi)、普蘭波利尼(Enrico Prampolini)、富尼(Achille Funi)及巴德薩利(Roberto Marcello Baldessari)等。上述畫家的作品都將於這次展覽中呈現在大家面前。
  未來派藝術家宣稱:「為什麼我們要回顧過往?在這個要打破所有不可能迷思之際還頻頻回首?時間與空間已於昨日逝去。我們活在這個絕對的世代,我們已經創造出永恆且無所不在的速度!」馬里內蒂更不諱言地說:「奔馳中的車子比勝利女神更美!」這句話充分顯示出他對傳統藝術與思想的厭惡之感。
  然而,未來主義在藝術演進運動中的真正價值,在於忠實呈現出現代生活的複雜面,並打破藝術僅是個人娛樂消遣的思維。更甚者,未來主義不僅以藝術作品的形式融入日常生活中,更以政治活動、時尚流行、廣告行銷、舞台設計、印刷工藝、室內陳設及建築等型態融入社會各個層面。這種深入結合藝術與生活的方式,對後來的藝術世代影響深遠。由此可見,未來主義確實開啟了二十世紀前衛藝術的嶄新一頁。

0605-0809 台北當代藝術館 - 無中生有:書法 符號 空間


無中生有:書法 符號 空間
20090605-20090809
台北當代藝術館

  跨界對話、跨域創作、跨平台的展演合作,是當代藝術很重要的一個發展趨勢,也是當代藝術引人興味之同時,每能引發議題思考的原因之一。跨界,有助於擴大「專業」的視野;跨域,有助於超越自我的侷限;跨平台,有助於掙脫框架開創新局。「無中生有:書法、符號、空間」展基於這個理念而成型,參與這個展覽的藝術家,包括董陽孜、楊岸、阮慶岳、劉小康、胡恩威、胡德如、簡學義、黃永洪、陳瑞憲、以及Rainbow team+工研院的組合。本展以書法為引,希望在這「文字氾濫、書寫式微」的資訊時代,探討書法融入當代視覺文化環境的各種可能性。「無」是董陽孜以書法家角色 與不同領域人士相互激盪的起點,「有」是一種史無前例的「期約創作」的成果。

  建築師阮慶岳混用真假植栽來包覆/連結中性的建築語彙和溫暖的家庭符號,藉以鋪陳人與人、人與家、人與自然、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拉鋸關係;設計師劉小康、朱小杰與李梓良三人跨界合作,從遊戲概念和角色搭配出發,齊力發展出融古開新的家具組合;胡恩威以董氏書法元素開發新媒體創作,並將其再現於當代住家環境中,意在證明傳統元素動態輸入(input)日常生活情境的可行性。

  設計師胡德如透過一個綠意盎然、靜謐優雅的空間,詮釋「無言而心悅」的精神境界;建築師簡學義放棄實體構造,刻意讓觀者進入空無一有的展場,從無所不在、變化無窮的影像和光線中,尋找美的訊息、發現書法的線索。

  建築師黃永洪立意以董陽孜的作品,建構一個客觀展示與主觀評價的空間,讓觀者悠遊於虛實交錯的符號空間中,探問傑作和習作之間的究竟分野;空間設計師楊岸將董氏書法碎型化為符號片段,再將其轉化成各通道轉角處的立體裝置,這是對於書寫軌跡的變奏再現。連點成線地串連了整個展場空間,

  陳瑞憲建構了一個墨香四溢的黑色空間,將董陽孜的三件作品放在超大墨池的彼岸,讓觀眾在此岸臨摹效仿,是王獻之「臨池學書、池水盡墨」歷史典故的再現,也是將文化教習融入當代互動、消費、遊戲場域的一種試驗。

  董陽孜為此展特別創作的「九無一有」,運用了歷代各種書體也展現了個人特色;Rainbow Team與工研院的跨界合作,以此為元素所完成的互動場域,旨在以身分辨識為起點,歷史認知為過程,文化認同為目標,關注書法的傳承使命,並強調書法作為創作應有的當代性格。在展覽入口,讓「九無一有」以訊息型式再現,藉以連結相關歷史文本;在展覽出口,將「九無一有」原作以空間裝置型式呈現,作為展覽壓軸,讓觀眾實際體驗~書法可以很當代!!!

0516-0719 國立台灣美術館 - 台灣美術系列─紀錄攝影中的文化觀




台灣美術系列─紀錄攝影中的文化觀
國立台灣美術館
20090516-20090719

攝影術自十九世紀發明至今,雖只有一百七十多年的歷史,但卻是廿世紀人文與科技結合的代表性產物。而〝攝影藝術〞作為視覺藝術中的一類項,它所具備的工具性寫實能力,有其不同於繪畫的特殊性。如果說,文學通過「文字」與「情感」來表達;音樂藉由「音符」、「旋律」詮釋;戲劇經由「舞台」、「道具」、「演員」來演繹。無疑地,攝影則是藉由「鏡頭」與「快門」來顯影,它是一種透過攝影機觀景窗聯結眼睛所見及心靈所繫,並在決定性的瞬間光學成像的藝術表現形式,它反映人與現實社會的聯繫,但又可超越時空,在視覺藝術中,有其一定的定位。
  「紀錄攝影」以呈現"真實"為主,透過攝影的影像力量一點一滴汲取生命的脈動,並藉由鏡頭的捕捉,瞬間凝結的影像,傳達出時代的語彙、思想、人文價值、及社會氛圍,呈顯出社會演變的軌跡,並以時間為座標作記錄,使人們自影像中探尋歲月的肌理及生命的脈動。
  本館為完備台灣美術各媒材類別發展脈絡,特邀政治大學游本寬教授以豐富的館藏攝影作品進行分析研究。「台灣美術系列—紀錄攝影中的文化觀」是游教授以館藏的攝影作品作系統性的梳理及研究,並以研究成果為基礎,割捨較純粹藝術表達的「美術攝影」,精選出152件「紀錄攝影」作品為展述的主軸,將本展作品分三大系列呈現:一、有文化感、不尋常的對象;二、對象所處環境的差異;三、對象使用者的信念或美學等,作為展覽內容的影像安排架構,企圖將不同攝影家間的共通性,經由並置比較的形式,自然營構出某種「時間性」及「歷史感」的想像,使觀者透過「人與相機」建構的影像紀錄間的原始差異,具體而微地重拾過往的生命情懷,再現當時的時代氛圍及歷史風華。
  由現今的藝術氛圍來看,台灣各式的「鏡像」藝術表現在近年中日漸蓬勃,雖有其關鍵地位,惟針對攝影藝術的分析研究,亦需同步加強。本館期望以館藏品規劃台灣美術系列展覽之際,以「紀錄攝影的文化觀」為主題,舉辦本次展覽、專書的出版與相關教育推廣活動,期能對台灣攝影藝術中的發展軌跡回顧溯源,探看台灣紀錄攝影藝術的發展現況,作一拋磚引玉的媒介,將攝影家透過鏡頭紀錄的生命及文化基調,匯聚成一股涓涓細流,使攝影藝術的發展日趨蓬勃。